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2-07-01 09:02 来源:云冈区政府网

大同市云冈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

(一)物质文化遗产。有不可移动文物149处(原南郊区118处,原矿区31处),其中:古遗51处;古墓葬12处;古建筑61处;古窟寺及石刻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19处。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云冈石窟、禅房寺砖塔、“万人坑”遗址经念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烽火台有2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一般和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94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省级项目(张留庄地秧歌)1个,市级项目(阳和坡耍孩剧)1个,区级项目(顺成锅盔、曌吉面塑、大同传统雕塑、张革烙画、大同皮雕、郊城道情、大同传统泥塑)7个。

(三)革命斗争。区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斗争精神。我区境介于内外长城之间。历史上便多为汉民族与北部少数民族拉锯争战之地,战事频繁。明嘉靖年间,区境战事最为频繁,在38年间,蒙古俺答入犯45次之多,可谓“边无虚日”。宣统三年,十月十日,大同民军响应武昌革命,举行起义,占领总镇署。次日,成立临时政府,出示安民。十月十五日,太原革命军派续桐溪、弓富魁率革命军北上。近代战事中,我区民亦积极参与到近代革命斗争中,民国11年,8月10日,大同铁路工人积极参加反对“亡路合同”斗争。此后,北京路局被迫胁迫向美国交涉修订了“展期合同”。

民国13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大同特别支队成立,有团员6名,团支部书记杨风楼。6月,大同城乡居民在广场召开了3千人大会,宣传、声援“五卅”运动。3天后,大同地下共产党员王振翼、杨风楼组织工人、学生积极分子赴马军营、陈庄、安家小村、七里村等演讲,宣传只有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才能拯救中国的革命道理。

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零师宋时轮支队挺进敌后,以境内西南边陲以山区为依托,开辟抗日根据地。在境内高屯、常流水、乔村、盘道、鸦儿崖等山区开展救亡活动。10月28日,驻高屯、盘道一带的宋支队在鸦儿崖村西的山沟里击毙12名日军,缴获枪10余支,汽车1辆,作战地图数分。

1938年5月,宋支队地方工作团在高屯村发展了第一批中共党员,成立境内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自此拉开了本区敌后抗日斗争的序幕。

8年抗战,血雨腥风,无数优秀儿女前赴后继,英勇斗争,有500多名革命志士献身疆场。解放战争中,仅1945年大同战役期间,境内就有3000余名民兵参战支前。1949年解放大同的战斗中,本区民兵积极参战支前共向国城解放军部队运送小米30万公斤,杂粮45万公斤,草30万公斤。为大同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