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持续厚植
“截至6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已经达到13.22亿千瓦”“中国2023年太阳能和风能装机容量将在全球范围遥遥领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3年年会8月在北京举行,谈到中国的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国合会副主席、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德森赞叹不已,“这真的是太惊人了”。
国合会成立于1992年,是国际性高层政策咨询机构。正是多年持续研究,使得中外环境与发展领域高层人士及专家学者,能够洞察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不懈努力和惊人成效。
不妨先来看两张令人印象深刻的柱状趋势图。
一张图,是煤炭。
2012年,68.5%;2017年,60.6%;2022年,56.2%——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逐年稳定下降。
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富煤”的中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
另一张图,是新能源汽车。
2014年,22万辆;2017年,153.4万辆;2022年,1310万辆;截至今年9月底,超1820万辆——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大幅增长。
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加快构建,全球一半以上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产销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
“降”与“升”间,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坚实步伐,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顽强奋斗。
不断下降的,还有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不断上升的,还有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覆盖度、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含绿量”与“含金量”持续增多。
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地更绿了,环境监测数据,印证着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触可感的切身体会。
比如,2022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升至87.9%,这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今年前三季度比去年同期上升0.8个百分点。
再如,2022年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中国成为全球改善空气质量速度最快的国家,今年以来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较高水平,总体呈明显改善趋势。
绿色低碳发展积厚成势。
今年前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3.9%和37.8%。今年前三季度,外贸“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63.2%,绿色转型对工业生产的带动增强。以“绿色”为重要办赛理念的杭州亚运会,让全世界看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我国在这方面开辟新赛道、创造新市场,形成了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我们正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毋庸讳言,生态环境保护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3.7%。
怎么看?一方面,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大风导致沙尘天气频发,是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这也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解决起来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清醒认识和战略定力。就拿今年来说,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奔赴地方考察调研,主持召开重要会议,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和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国之大者”。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安德森等外方专家学者参加此次国合会时,“惊讶于中国交通工具实现电气化的速度”,“感受到城市更加宜居,空气更加清洁”。随着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持续厚植,他们再来中国,定会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更美图景。(记者 刘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