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信息分类: 省政府要闻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5-07-21 10:10
标题: 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
文号:
时效:

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

发布时间:2025-07-21 10:10 来源:山西日报
| | | |

7月17日,走进吕梁市孝义市大孝堡镇东盘粮村,只见大豆田里土沃苗壮,东盘粮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范忠正在地里查看长势,“我有空的时候就到村里的大田里、蔬菜大棚里都看一看。今年种大豆的时候雨量偏少,我们用的是节水滴灌技术,大型播种机开沟、施肥、播种、覆土一次性完成。农技专家连续多年给我们技术指导。专家们说,通过优化植株田间分布,搭配‘滴灌+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能够减少热量损失、提升土壤温度,产量预计能提升20%以上。”

2024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稳面积、增单产为双轮驱动,粮食生产根基持续稳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2024年,我省有效应对“倒春寒”“干热风”、干旱等自然灾害,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727.4万亩,产量达293.7亿斤,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289.6亿斤的任务目标。

扛责如山,党政同责筑稳产根基。今年,省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擘画稳粮保供全局,省市县各级领导深入田间察苗情、问效益。一纸《粮食安全责任清单》压实了从省委到市县党委政府的层层重担。省政府精心部署,财政保障及时有力——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等惠农补贴如春雨润田,精准滴灌至种植主体,为丰收夯实制度与物质根基。

科技增粮,项目推动破增产瓶颈。2024年,我省在20个县开展整县整建制单产提升,带动626万余亩粮食提高单产。支持1234个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130余万亩,项目区单产平均增加10%以上。应用地膜覆盖668万亩,探墒沟播、膜侧播种、“一免五增”等有机旱作技术5000万亩次,水肥一体化技术130余万亩,测土配方施肥5100多万亩次,为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省农业农村厅组织1.4万余名农技员躬身田畴,把论文写在丰收大地上。我省印发山西省粮食作物大面积增单产行动方案,扎扎实实落实。目前,全省夏粮已经颗粒归仓,秋粮长势良好。

未雨绸缪,科学防灾护丰收果实。面对频发的极端气候,全省构建起“省级包市、市级包县、县乡包村”的“层层包联、村村覆盖”四级联动防护网。针对“倒春寒”,预警先行,薰烟、灌水、喷防冻剂组合出拳;冰雹防御能力显著提升,灾害损失锐减。迎战“干热风”,省政府“三夏”专班统筹全省网格,人、机、物、资“一网四到位”,900余万亩次小麦“一喷三防”筑牢防线。抗旱保墒,地膜覆盖、探墒沟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显威;1109万亩次科学灌溉、及时人工增雨作业协同发力,1000余万亩次玉米大豆“一喷多促”力保秋粮。

省委、省政府以上率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层层压实于三晋大地。从指挥中枢的运筹帷幄,到田间地头的精细耕耘,一条条硬举措、一项项实投入,共同铸就了三晋大地的丰收奇迹。这不仅是对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坚定回应,更是“端牢中国饭碗”最嘹亮的山西和声。(王秀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